祁巷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泰兴市黄桥镇南首,在过去的10年里,祁巷村以其独特的历史民族文化和秀丽的生态农业景观,从一个发展极度不协调的小村庄发展成为如今的中国最美乡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和“江苏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祁巷村是如何完成蜕变的呢?
7月3日,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的工程名就实践团走进泰州市黄桥镇小南湖旅游中心办公室,同黄桥镇祁巷村村党委副主任兼村主任孙平探讨了祁巷村小南湖景区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
不协调发展,“休闲农业”给出答案
采访中,孙平主任首先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祁巷村的发展情况。自其2010年上任八年以来,该村实现了由最初的经济贫困、经济发展条件恶劣和人民内部矛盾突出的极度不协调发展状态,到如今的新型农业一体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三化”农业产业链的平衡发展状态的转变。孙平主任说:“究其原因,是“休闲农业”让祁巷村完成了蜕变。“休闲农业”其实就是在强调景区要着眼于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近年来,祁巷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总投资3.5亿元的小南湖生态园集生态农业、休闲养生、科教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综合的体验和服务让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期间很多都是亲子游。”
“一出一进”,黄桥镇祁巷村休闲农业探索之路
2012年是祁巷村的发展关键期,为响应国家三农政策,带动村内经济循环发展,孙平主任说:“我们鼓励村内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走出农村、迈向世界,以学习更加现代的技术和更为先进的发展模式,探索休闲农业发展新路子;进一步鼓励村外富裕的优质商户回归家乡、投资建设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引进江苏金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建设黄桥南湖农业生态园,已初具规模。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和度假,努力实现以部分富裕带动整体富裕的发展目标。”
据悉,2016年村里的户籍人口是5116人,但是在村里的人口却只有1900多人且90%都是中老年以上,这些优秀青年率先走出农村,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到了2017年项目发展初见成效,村里常住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且有47%是55岁以下的中青年。约有19%曾经出去的优秀青年学成归来,回乡创业,创立“电商”“新民宿”。”这样的 “一出一进”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村内经济的良性发展,还间接解决了人民内部矛盾突出的问题,使得全村人民脱贫致富,经济循环发展。
休闲农业合作是关键,机遇与挑战并存
孙平主任着重强调说:“实现经济的循环良性发展,合作是重中之重,不论是在前期发展时与村民间的长期合作,还是在当下与企业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合作都是经济带动发展的重要环节。未来我们更加要注重农业科技、科学技术知识、高级知识工作者间的相互合作,这是时代的选择,也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所说:“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向科技化方向迈进。”农业科技是发展乡村农业的重中之重,把握科技便可更快的促进农业经济转型。不仅如此,“一进一出”的发展模式配合“科技农业合作”已经使小南湖生态园在稳步持续发展。
孙平主任介绍说:“祁巷村以互联网+科技的思维为指引,依托江苏金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优秀回乡青年科技团”。这些优秀青年创办“电商”,并带动当地民众将“农家乐”、“民宿”入住美团、携程等网站,运用软件统计挖掘星级评分和评论数据,服务不断更新升级。”
通过交流,工程名就实践团对祁巷村的发展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当地政府的未来规划蓝图也充满期待。孙平主任最后说:“‘一进一出’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为祁巷村提供了新的思路,“科技农业合作”为小南湖的长远发展选择了新的方向。但新的道路总会面临新的坎坷,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分配不合理,项目进度缓慢,投资与回报不匹配等问题仍需要逐步完善,以保证祁巷村健康发展。”
yl6809永利
2018年7月3日
唐方舟、范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