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703T) |
一、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需求,具有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掌握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方法,具有较强的质量管理能力和质量技术应用能力,具备从事质量管理、标准化与认证、计量检验检测、质量大数据统计分析、市场监督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
二、培养要求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质量经济与管理、标准化与体系认证、质量大数据统计、计量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础方法,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质量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公民素养; 2.熟悉国家质量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法规、知识产权保护; 3.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数学与统计学、质量管理等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 4.熟悉机械、电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 5.掌握计量检验检测、标准化与认证、质量大数据分析、市场监督管理的基本能力; 6. 具有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7.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合作的能力; 8.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中英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写作的基本能力。 |
三、就业导向 |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质检、食药)等国家机关、质量认证机构(方圆、莱茵、劳氏等)、质量研究机构(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监督检验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等)、高新技术企业(通信、互联网企业、汽车等)、现代服务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邮政、银行、证券、保险等)等,从事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及科学研究工作。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攻读本校或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
四、核心课程 |
管理学原理、质量统计学、质量检验原理、统计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质量体系与认证、计量管理、试验设计、质量成本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可靠性工程、卓越绩效管理等。 |
五、实践教学环节 |
包括专业性课程实验、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文献综述、金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其中,专业课程实验包括相关课程内部的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等。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社会实践、读书活动、综合写作、演讲沟通、社会调查,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 |
六、创新创业教育 |
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创新创业公共选修”模块、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以及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模块。 |
七、修业年限 |
基本学制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六年。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 |
八、学位授予 |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